魷魚遊戲.眼袋大集合

眼袋,幾乎是每個人的問題。
有年輕人的天生型眼袋,
也有老年人的老化型眼袋。

為什麼會有眼袋呢?
首先要來看看眼下的組織結構。

常被注意的三個不同部份,
由上至下分別是:
「臥蠶」、「眼袋」、「淚溝」。

Dr Liu Blog-c2_2a

Dr Liu Blog-c2_2b

️1️⃣ 臥蠶
眼睛周圍有一圈肌肉稱為眼輪匝肌
負責開眼和閉眼的功能,
而最靠近眼睛下緣的部分,
有些人會特別發達,
形成像一條蠶寶寶掛在眼下,
即稱為「臥蠶」,
看起來有點親切可愛的感覺。
臥蠶有種讓人覺得眼睛放大的錯覺,
所以很多人都希望保有臥蠶,
不要被去除掉喔!

2️⃣ 眼袋
在臥蠶下方若有一個膨大突起的區域,
這就是我們真正要處理的眼袋了!
眼袋其實是突起的眼眶內「脂肪」,
隨著年紀和長久重力的影響,
掉出突起的壓力就越來越大,
而眼下的肌肉和其他結締組織,
原本是負責擋住脂肪凸出的 ‘水壩’。
年輕的時候這些水壩強韌有力,
但隨著年紀變大膠原蛋白流失,
這些組織彈性鬆弛或萎縮,
水壩便喪失阻擋脂肪的能力,
即顯現外凸的眼袋。

3️⃣ 淚溝
眼袋的位置再往下才是「淚溝」。
自眼眶骨邊緣有一條像韌帶的結構,
往前黏連到皮膚,
有些人天生就黏連的很緊,
看起來就很明顯;
有些人是隨著年紀的老化,
組織因為萎縮或下垂,
便有明顯的淚溝產生。

4️⃣ 中臉凹陷(俗稱蘋果肌缺乏)
咦!一開始不是說眼下三個構造嗎?
怎麼多了第四個?
這是因為有些人上顎骨天生凹陷,
或者隨著年齡老化上顎骨後縮
或原本的脂肪墊(蘋果肌)下移,
造成大範圍的陰影跟疲態。
這就不是單純的淚溝了,
而最正確的解釋是「中臉凹陷」。

覺得以上說明太複雜了??

前陣子不是有一個很紅的韓劇
「魷魚遊戲」,
裡面的演員堪稱眼袋大集合,
非常適合作為整形外科的眼袋教科書!

Dr Liu Blog-c2_2c

讓劉醫師來一一分析解釋:

1. 女主角·鄭浩妍
年輕的她主要以淚溝以及中臉凹陷為主,眼袋當然也有一點但不是主要原因。

2. 男主角·李政宰
應該是已經做過眼袋手術,在某些角度仍然會看到殘存一點點的淚溝,但大部分的劇照看得出乾淨的眼下狀況和飽滿自然的蘋果肌。韓國的技術著實不錯。

3. 大魔王·吳一男
砂鍋大的眼袋跟淚溝,我想不用多說了吧。

4. 小魔王·李秉憲
憲哥也是眼袋淚溝都很明顯的情況,然後有一點點中臉凹陷,算是中年男子常見的情況,但仍不減帥度,只顯疲態。可見眼袋給人的是種精神感,顏值不會因此降低。

5. 流氓·張德秀
張德秀也是眼袋淚溝都很明顯。但比較不同的是,他的淚溝似乎延伸到顴骨上面,產生了一個俗稱「印地安紋」的紋路(又稱貓咪紋)。印地安紋其實也是韌帶粘連到皮膚的構造,嚴格說起來每個人都有,但不是每個人都明顯。

頗有趣吧!
其實每個人的眼下狀況都不同,
要用不同的方法做處理,
今天只是前菜,
跟大家解釋那麼多,
主要是為了之後文章講解做鋪陳,
不同眼下老化需不同的手術方式,
這樣大家比較能夠理解。

Dr Liu Blog-c2_2d

Dr Liu Blog-c2_2e

最後來看上面照片這個案例:

32歲的小瑋,
因為眼袋+淚溝+黑眼圈,
合併中臉凹陷來劉醫師門診求診,
劉醫師立刻推薦了他:
✔眼袋內開
✔蘋果肌補脂
✔淚溝超淺層精微補脂

術後一個月,是不是整體氣色差很多呢?

#隱痕眼袋手術
#內開外開眼袋
#眼袋轉位術式
#蘋果肌淚溝填充
#眼下修皮去皺
#中臉拉提
#臥蠶整形

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其醫療風險,本網站文案與內容僅供參考,會因每個人體質條件不同而有個別差異,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診療評估而定,建議術前與執刀醫師多加討論評估,對手術結果應能有合理期待。

本網站使用之手術療程、藥品或醫療器材名稱,若與醫療藥品或醫療器材許可證(或稱仿單)名稱不同,部分為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或口語化供理解時使用,僅供參考。非用於診療服務項目說明或醫療效果宣傳;正式療程、儀器名稱、效果等,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