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治療是整形外科專精的一門學問,
而「蟹足腫」更是其中最困難的一項。
蟹足腫跟一般的「肥厚疤痕」不同,
除了組織學、細胞學上的不同,
就外觀而言也有頗大的差異:
蟹足腫比一般的肥厚疤痕厚且寬,
甚至超過原來傷口的大小,
如同「螃蟹腳」向外不斷延伸長大,
故稱之「蟹足腫」。
以往單靠手術切除的復發率高達八成,
被認為幾乎是無法治癒的疾病;
但經20年來全世界專科醫師的努力研究,
手術切除合併多模式治療
已儼然成為蟹足腫治療的主流。
日本醫科大學的小川令教授(Ogawa Rei),
就是蟹足腫治療的佼佼者。
在他的大型回溯性論文之中,
蟹足腫經過手術切除加上「放射線治療」,
可以將蟹足腫的復發率壓低到一成到三成![註1*]
✦ 放射線治 Radiotherapy ✦
對,你沒聽錯,就是治療腫瘤癌症的放射線治療。
所以如今蟹足腫已經不再無法治癒了,
大部分經過醫師的專業治療,
以及患者能確實遵從醫囑回診,
蟹足腫是可以被控制的!
年輕的小敏五年前跟朋友去夜市穿耳洞,
在耳殼上方的耳洞因為一次宿醉,
不慎連同耳環一起撕裂,
因後續照顧的過程輕忽,
產生非常難看的蟹足腫,
來到輔大醫院找劉醫師求診。
劉醫師幫她安排了蟹足腫切除及耳殼重建,
同時照會好朋友放射腫瘤科醫師
– 王裕仁主任醫師,
替她安排術後的放射治療。
術後三個月,
小敏耳朵的蟹足腫沒有復發,
回復原本正常的外型,
劉醫師持續叮囑小敏做好定期追蹤,
好好照料就能維持完好外貌的耳朵!
註1* [參考資料]
Postoperative radiation protocol for keloids and hypertrophic scar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370 sites followed for over 18 month. Rei Ogawa, Tsuguhiro Miyashita, Hiko Hyakusoku, Satoshi Akaishi, Shigehiko Kuribayashi, Atsushi Tateno. Ann Plast Surg. 2007 Dec;59(6):688-91. doi: 10.1097/SAP.0b013e3180423b32.